当杜甫笔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润物细雨,悄然滴落在二十四节气的扉页上,谷雨,这个洋溢着泥土芬芳与诗意的节气,便如约而至。它携着春天最后的温柔,像一位深情的画师,用翠绿的画笔在大地上肆意泼洒,浸染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晨曦初露时分,推开窗,湿润的空气裹挟着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远处山峦如黛,近处新竹破土,雨后的世界宛如一幅写意水墨画,被谷雨的巧手晕染得恰到好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此刻却在暮春时节悄然上演。
谷雨时节的雨,不同于早春的细密如丝,也不似夏雨的倾盆而下,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律。它时而轻柔地拂过脸颊,如情人的低语;时而欢快地敲打屋檐,似顽童的嬉闹。它洗净了冬日的沉闷,又为夏日的热烈做好了铺垫。
沿着青石板路漫步,脚下的苔藓在雨水的滋养下显得格外鲜绿。“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谷雨时节的气候。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那是春天最后的馈赠。
转过街角,忽闻丝竹之声。几位老人在亭中对弈,棋盘上的黑白世界,与春天的五彩斑斓形成奇妙的对比。他们时而凝神思考,时而落子如飞,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节奏。
路过田园,我看见一位老农,在田间弯腰播种。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与土地深度对话的虔诚。谷雨,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希望萌芽的时刻。正如古人所言:“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每一粒种子播撒在土壤里,都承载着对丰收的期待,对未来的憧憬。
山区的老农说,谷雨晴时,春光正好。青山绿水间,繁花开遍,那是大自然最美妙的田园风光。谷雨时节,天气渐暖,正是采茶的最佳时机。那一片片嫩绿的茶叶,在雨后的清晨,被茶农们细心采摘。轻轻一捏,茶叶的清香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谷雨茶,以其细嫩清香、味道极佳而闻名。品一杯谷雨新茶,仿佛是品尝春天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
“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时节,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谷雨的春光里,牡丹花竞相绽放,五彩斑斓。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娇艳欲滴。那花蕊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贵。微风拂过,花瓣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人们漫步在牡丹花丛中,欣赏着这春天的盛景,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古人对谷雨的描述,充满了诗意。谷雨时节,不仅仅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文人墨客笔下吟咏的对象。在他们的笔下,谷雨被赋予了灵性,成为了春天的使者,传递着生命的讯息。
宋代诗人朱槔在《谷雨》中描述:“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描绘:“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谷雨时节的春意盎然和生机勃勃。明代诗人方太古在《谷雨》中这样描写:“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诗人通过对谷雨时节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谷雨也是养生的时节。谷雨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湿气较重,容易导致人体肝气郁结,情绪低落。因此,养生应注重养肝护肝,保持心情舒畅。在传统医学中,谷雨被视为调节身心、顺应自然的关键节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正是养阳的好时机。于是,人们饮谷雨茶,食香椿芽,以清淡饮食滋养身体。
而我,更愿将养生理解为一种心灵的修行。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感受一场春雨的洗礼,去聆听一声布谷鸟的啼鸣,去欣赏一朵鲜花盛开的瞬间,去用心感受每一个瞬间,去珍惜每一次相遇,去绽放每一个笑容。这样的时刻,或许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它带着温暖与希望,为大地涂抹上生命的色彩。
我想起林徽因的那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在谷雨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贴切。四月,是春之尾声,是希望之始。它如同一场盛大的宴会,虽然即将结束,但余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让我们在春光中漫步,聆听大自然的低语。感受泥土的气息,欣赏花朵的绽放,品味春天的味道。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们的心灵也随之生长,变得丰盈而充实。愿我们每个人都要一“谷”作气,不负春光,不负人。让生命与自然同频,让心灵与春天共舞。愿所有人都能成为人间的四月天,在谷雨的滋润下,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杨健)
责任编辑: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