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企业文化网
新闻热线:0551-63366138 19355918808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临涣古镇游记

       临涣古镇,这座隐匿于时光长河中的古老小镇,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我前去探寻。终于,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好友二三人一起驶入了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

       踏入古镇,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瞬间回到了过去。古老的街道两旁,是青砖黛瓦的建筑,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却更增添了一份古朴典雅的韵味。漫步其中,脚下的青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古镇的悠久历史。

微信图片_20240429205414.jpg

       临涣古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古称铚城,历史底蕴深厚。临涣人饮茶的习惯至少已经延续了 600 年,最鼎盛的时候,有大小茶馆 20 多家,每天接待茶客 6000 多人。如碰上逢集赶场,茶客更是穿梭不断,茶摊甚至摆在了沿街上。

微信图片_20240429205516.jpg

       临涣的茶馆是皖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走进一家茶馆,里面弥漫着浓浓的茶香。老人们悠闲地坐在那里,品着茶,聊着天,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我们找了个角落坐下,要了一壶临涣特有的棒棒茶,看着那红褐色的茶水,闻着那独特的香气,心中感到无比的宁静祥和。茶馆里的说书声、笑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祥和的氛围。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微信图片_20240429205532.jpg

微信图片_20240429205550.jpg

微信图片_20240429205421.jpg

       临涣茶馆里的茶水叫“棒棒茶”,是由茶梗用当地古泉沏泡而成。临涣城下有回龙泉、金珠泉、饮马泉、龙须泉四大古泉,且泉中之水又最宜沏茶。因而,即便是茶梗,只要经临涣泉水的沏泡,便会雾气结顶、色艳味香、入口绵甜、回味无穷。1998 年,水文专家对临涣泉水进行过专门化验鉴定,确认临涣泉水含有 23 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活络通经,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功效。

微信图片_20240429205504.jpg

微信图片_20240429205444.jpg

微信图片_20240429205455.jpg

微信图片_20240429205540.jpg

微信图片_20240429205526.jpg

       临涣古镇的茶馆中,最受欢迎的当属怡心茶楼。这家茶楼历史久远,始建于 1909 年,从老板郑同川的爷爷那辈起,他家就开始接手经营。茶楼正门之上的一副对联“屡尝浓酽情愈浓,细品清香趣更清”,真切地写出了临涣棒棒茶的精髓。屋内戏声悠扬,处处高朋满座。茶客们在这里喝茶、下棋、听淮北大鼓,还能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聊农事、聊生计、聊百姓中的奇闻轶事……其乐无穷。

       临涣古镇最有名的是文昌宫,那隽永的格调,曲折的情怀,连同背后的千年沧桑历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喧嚣生活之外的一个特殊的音符。

       二十年代初,我地下党的主要组织者、后来英勇就义于雨花台的朱务平同志,曾在文昌宫里搞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这也是淮北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文昌宫还是淮海战役纪念馆和陈列室。今天,文昌宫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的革命圣地,安徽省委、省政府把临涣文昌宫命名为第三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昌宫就成了对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和生动教材。1980年文昌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焕古镇还有个蹇叔墓。蹇叔(约前690年-前610年),宋国铚邑人。春秋政治家、军事家。蹇叔作为诸侯国的大臣,平易朴素的品行,不仅为百官树立了榜样,也感动了百姓。在外交上,蹇叔施德于诸侯,树立秦国的威信,为秦穆公称霸奠定基础。秦穆公听从寨叔的建议向东、西发展,大大扩展了秦国的疆域,在各诸侯国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在蹇叔等人的辅佐下,秦穆公兴利除弊,实施变革,终成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临涣的美食也让大家流连忘返。我们品尝了临涣的特产酱包瓜,这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临涣酱包瓜又称菜中菜,外壳是圆、嫩、鲜、脆的酱培包瓜,内瓤为“倾馅十样绵,颜色有五六”的酱菜。色泽光亮,脆嫩清香,入口清爽,咸甜适度,酱味浓郁,南北皆宜。

微信图片_20240429205437.jpg

       临涣古镇的生活节奏缓慢而悠闲,人们在这里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日子。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只有一份宁静与质朴。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当夕阳西下,我们不舍地离开了临涣古镇。但那古老的街道、浓郁的茶香、美味的食物以及它所承载的悠久历史,都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里。临涣古镇,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期待着下次与它的重逢。(作者:赵合肥)

责任编辑:杨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