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企业文化网
新闻热线:0551-63366138 19355918808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浅谈“人生”

对于人生的思考,我认为大致可分三个层面。一曰生命,二曰生存,三曰生活。这三样相互存在,我以个人生命的存在方式和总结观察可知,大多数人都是在有生命存在的情况下,为了生存而生活着,也有为了生活而生存着。试想一下有多少人思考过三者的各自意义和其中关系。有多少还没来得及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不得已或者突然的离开了尘世。

对于人而言,我想应该先思考何为生命。在这个地球上人类已知的生命物种有两百多万,我个人认为远远不止,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就我们个人身上的细菌都不计其数的跟我们一起活着。所以对于人来说,思考何为生命,是一件有必要的事情。生命简单来说就是活着,人的生命如何运行,如何生成,一时半会很难说清。就中国神话来说,有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在西方有上帝造人等学说。这就说明我们如何有生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就像电脑无法自己创造电脑一样。对于生命而言应该是要保持敬畏之心,因为我们无法突破生命的样式。

四季秋冬会更迭轮回,日出日落会不断循环,而人也会生老病死,至于死后去何方,我们姑且不去探讨。就最近的科学实验结果发现了中微子,姑且理解生命结束后会以中微子的形式继续存在。生命是非常复杂的学问,至今的医学或者科学都在不断探索着,可以说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为复杂深奥的学问。抛开生命的原理,就以生命存在的共性而言,人是有三魂七魄的,就像电脑的系统,维持电脑的运行。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人有喜、怒、哀、乐、悲、恐、惊,有贪心、嗔心、痴心、慢心、疑心,有眼、耳、鼻、舌、身、意的觉受。这些觉受是先天的欲望,就像人喜欢吃好吃的,闻好闻的,看好看的等。人饿了想吃饭,困了想睡觉,这都是生命存在的需要。我们很难掌管,很难改变,这是每个人深处的习气,习气的差别而有生命的差异。如果人能在后天突破这些习气,就能超脱一般的人性堕落,进入神性的升华。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黄帝和岐伯的对话,黄帝根据人的寿命长短,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还应有庸人和小人。孔子将人分为大圣、贤人、君子、士、庸人五种,其实也是根据生命中习气欲望控制的不同。儒家或道家称之为“德”和“道”。生命的自由度或者说境界也是与此挂钩,只是用这个词来形容。历史上很多人对这些研究的有很深入的,也就有了神和仙的传说及流派。

作为普通人,或者根性比较差的人来说,只是顺应着自己的习气去满足有限的欲望而生存着。这就是平庸的人,有觉知的人会思考学习如何改变控制习气,来躲避或减缓生老病死的痛苦。也由此分化出不同的人生境界,不同的人生觉知。

对于生存而言,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太大问题。目前真正饿死的人很少,能有吃的维持生命就是在生存了。经常听到有句话说是生存真难,其实大多数都是欲望没有满足。看看乞讨的,看看野外求生的,其实就是吃一口,吃多吃少,吃好吃不好的差别而有心的差别。真正生存需要的东西其实不多,大多数都是在一出生就迎合社会中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生存着,观念也不由自主的被影响着。说到这里就应该知道除了生死以外的事儿都是小事儿,没必要想不开。

对于生活而言,更多的是责任、担当、使命。一是迎合社会属性的观念,在各自的年龄干各自的事情。在各自的环境干各自的事情。每一个时代环境的社会观念很难突破,就像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观念不同,上海人和西藏人的生活观念不同一样。一种方式或一个价值观都有一定的群体基础。其实是不存在绝对的观念,不存在绝对的好坏。如果一个人感觉生活的不舒服、不不如意,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圈,去外地看看,或者换一个群体呆着。

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责任,这个责任其实也是我们满足内心欲望的动力。想要什么就会被想要的束缚住。在乎什么就会被在乎的困扰住。生活中很多的烦恼都是欲望控制的不好,没有看清生活的本质,没有看清欲望的本质。其实都是观念,都是“心”在作祟,修心是获得光明的方式,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源。对于很多事我们都无能为力,很多事儿即使知道也改变不了。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量。这个宇宙是能量法则,能量会相互吸引,能量也在相互制衡。不断积赞正的能量,才会有能力抵制不好的能量。好的能量也是带来好事儿的因,不好的观念也产生不好的能量,纠缠链接不好的因子。

对于生命、生存、生活来说,我想应该是在了解生命的规律而去更好的生存着,在不断探索中,去追寻不同状态下生活的意义,这便是人生吧。如果人人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活着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能胆子更大一些,可能更珍惜眼前的人,更珍惜当下的事,更珍惜在活着的时光,也不会忙碌的忘了看看世间的风景百态吧!(作者 张壮系安徽省企业文化网书画艺术部主任)

责任编辑: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