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山之阳,闸河之滨;黄淮形胜,烈山名景。有宁山历史文物苑,位于淮北市花山公园腹地,左有汉墓秀木,右有花山茗楼,后有宁戚古墓,前有环山公路,门楼矗立,玉带环流。
宁山原名九顶凤凰山,自古状似凤凰。明·弘治版《宿州志》载:春秋时齐国大夫大司田(相当于宰相)宁戚卒于之处,从此名为宁山。宁戚有《饭牛歌》:
南山灿、白石烂,中有鲤鱼长尺半。
生不逢尧与舜禅,短褐单衣才至骭。
从昏饭牛至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淮北相九赵氏族谱记载:此地为乡饮大宾(皇帝钦命授予德高望重的乡贤荣誉称号)、相九赵氏老二房小六房始祖赵从龙之墓地。
清·光绪版《宿州志》载:此处系清徵仕郎、安徽省直隶州判赵宋屿之根。赵宋屿曾有词作《木兰花慢·化家湖归舟中作》:
看夕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白云绕宁山,凤凰欲飞,月暗湖堤。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春秋齐国大夫,至今谁识宁戚?
州判几年又归乡,是谁暗相思?怅夜夜濉水,花开两岸,空自流淌。收拾十分秋色,别离时总是有芳菲。惟有醉里读史,细品千年隋唐。
赵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三年,原山东济南府长清县野樵窝(今划入德州市齐河县仁里集镇)人赵居敬(配字行简),率子侄奉昭南迁,居住在今河南永城市顺河镇。其长侄赵伯元(即天民)居宿州符离北打鼓山下,次侄赵伯禄(即天爵)居水泊镇(今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火集子)响泊村。当时州府区划辖有相乡,乡管图十二,这支南迁的赵氏大多居住在九图内,通称相九赵。六百多年来,人口已有数十万众。
天爵祖的后代老二房六子赵从龙【后代通称小六房始祖,其八弟赵从蛟授武翼都卫(尉)任抚标游击(从三品),叔父赵登云、堂兄赵光大均曾担任过北京五城兵马司指挥(正六品)】,因家族人口众多,遂从古饶(火集子)北上十余里,来到宁山南麓落户。自此,小六房开始垦田置产,勤勉传家;忠孝为本,耕读为业;尊崇儒学,重教兴文;敦亲睦邻,孝悌仁慈;族风淳朴,团结合力;士农工商,人才辈出。不交奸佞,礼仪持身;家门煊赫,瓜瓞绵绵;龙祖之后,监生贡生,郡邑庠生,榜列多名。四、五百载以来,子孙日繁,传十七世,遂成烈山望族。
公元2017年12月18日,宁山相九赵氏古墓群与宁戚墓、汉墓群同时被淮北市政府列为“不可移动的文物”,拨地三亩。现苑内有清初“后土神位”碑;明、清墓碑,石供桌、金银屋、图腾等十几通及汉画像石、砖数百块。最珍贵的是:一对保存完好的3.5米高的望天吼石柱和清道光年间州判赵宋屿墓碑。
保护好文物,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对社会共同记忆和利益的保护,是中国灿烂文明的记载,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此地实为淮北一处文物古迹胜地。
为防止这些不可移动文物被歹人所盗,宁山相九赵氏后人赵先理带领宁山赵氏一众人等,连续跑了半年,直到2017年,在古饶赵氏宗祠清明祭祖时遇到我们。赵先理向我们详细说明宁山相九赵氏,几百年前便有祠堂两座,文物上百件。由于汗青当年读博士时,所学专业是文学系历史专业,赵刘欣华是教育学博士,闻听赵先理介绍后,非常感兴趣,遂在当年7月间,在时任安徽经济报宿州记者站站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张丙奇的陪同下,先后两次登上宁山考察,确定赵氏古墓群内文物,具有较高价值。此后,我们开始查找法律依据,安排赵先理组织族人挖掘寻找散落文物,邀请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前来宁山采访报道,同时,又请教安徽省国家级文物专家李广宁鉴定。最终,得到了淮北市人民政府重视,为此专门下发了保护文件,让“宁山历史文物苑”永存在花山公园内,成为挖掘淮北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证。
宁山相九赵氏族人:赵克修、赵承林、赵承仁、赵承勇、赵德顺、赵德生、赵宇红(德)、赵永华等人,在赵先理的带领下,四处寻找宁山赵氏散落的文物,不辞辛苦。宁山相九赵氏一众族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精诚团结坚守着心中的这片“圣地”,名传后世。
文物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好文物,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科学研究、提升国民文化自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特撰文以记之。
淮北相九赵氏17世孙·赵汗青(先杰)博士。
淮北相九赵氏17世孙媳·赵刘欣华博士撰文。
公元2024年7月7日
(赵汗青 刘欣华)
责任编辑: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