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出台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11月底前实现找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根据方案制定的目标,2018年11月底前,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全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证通用、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全面加强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办理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服务业务。
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比例不低于90%,进驻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比例不低于70%;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50%以上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2019年6月底前,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做到“应进必进、一门通达”,“一窗”分类受理。
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做到“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联办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成”。
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全国漫游”
2018年10月底前,完成省、市门户改版。设置便民服务专栏,提供与婚育收养、教育培训、住房保障、谋职就业、就医保健、税收缴费、社会保障、交通出行、司法公正等领域相关的便民服务查询,相关部门开发查询接口,2018年11月底前完成与政务服务网对接。
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行。整合各地各部门分散独立的网上服务注册登录入口,统一接入安徽政务服务网身份认证平台,2018年11月底前消除多入口注册和二次登录,群众凭身份证、企业凭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即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做到“一证通用”。按照相关规范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让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全国漫游”。
9月底前“皖事通”手机APP上线运行
我省将开发“皖事通”移动应用,提供养老金、医保金、公积金、考试报名及成绩、医疗挂号、婚姻登记预约、机动车违章记录、户政、税务发票、便民生活等民生服务事项查询和办理,2018年9月底前“皖事通”手机APP上线运行。整合各地各部门独立的政务服务移动端接入“皖事通”,利用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拓展办事渠道,2018年11月底形成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移动应用端,加强政务新媒体监管,提升服务水平。
同时,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延长网上办事链条,推进网上办事全程电子化,逐项调整原有纸质材料受理反馈制度,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外,应当接受通过网络上传的电子材料,不得强制要求提供纸质或者其他形式的材料,通过网上申请、网上审批、在线支付、快递寄送,努力让群众办事不跑腿,2018年11月底前,全面实行“不见面审批”。
各类证件复印件或逐渐成为历史
根据方案,2018年9月底前,省有关单位及各市利用电子证照系统推进存量证照电子制证,重点推进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学历证(毕业证)、学位证、社会保障卡、驾驶证、婚姻登记证、行驶证、居民健康卡和营业执照、资质资格等常用证照的制证;部门自建业务系统完成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实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生成、调用共享。2018年11月底前,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业务办理中得到应用,为减少材料、优化流程提供支撑。
“多门”变“一门”“多窗”变“一窗”
针对实体大厅“多门、多窗”和事项“应进未进”两个突出阻点,我省将重点解决“一扇门”不健全、事项进驻不到位和窗口“冷热不均”、群众办事来回奔波、申请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推进政务服务“一站式”集中集成办理。
2018年11月底前,没有设立综合性政务服务大厅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以及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的村(社区)要全部设立。
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分类整合为综合窗口,制定服务规范,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事项受理清单,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2018年11月底前,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时汇入网上申报、排队预约、现场排队叫号、服务评价、事项受理、审批(审查)结果和审批证照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无缝衔接、全过程留痕,做到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办理状态等相关信息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终端、实体大厅、政府网站和第三方互联网入口等服务渠道同源发布。
年底全省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整合工商、税务、刻章流程,2018年底全省实现一般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通过联合审批、多规合一、多评合一、区域评估、承诺制改革,两年内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时间压减一半,2018年底实现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45个工作日以内完成审批手续。集成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及水电气过户等服务,2018年底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责任编辑: 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