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画坛,有一位以笔墨寄情、以雄鸡立名的艺术家,他便是被学术界定为“最具中国当代大写意精神”的花鸟画大家——伯揆。斋号有鸣堂的他,身兼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等多重专业身份,更以国内首位作品获国家金融机构审核通过可质押贷款的艺术家身份,在艺术与金融跨界领域写下里程碑式的一笔。

伯揆的艺术之路,起步于扎实的专业积淀。1986年毕业于石家庄第35中职业美术学校,1990年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美术学院)毕业,此后十年间,他历任教师、美术编辑,在实践中夯实创作根基。自1995年首次在山东潍坊举办个人展览起,他的足迹遍布全国,从山东济南、河南洛阳到四川成都、甘肃各地,五十余次国内外个展与联展,让他的笔墨在交流中不断精进。他先后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高研班等,师从何水法、王孟奇等名家,在传承中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其创作成果丰硕,《暖冬》《闲枝鸟迹》《松韵幽禽》等代表作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展,笔下的雄鸡更是与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并列为“中国水墨九绝”,以苍劲笔墨与生动气韵,成为当代写意花鸟的标志性符号之一。2019年11月,“大美抱华——伯揆中国写意花鸟画大展”在故宫太庙盛大开幕,他也因此成为继沈鹏、范曾等之后第五位在故宫办展的艺术家,展览引发全国美术界与收藏界轰动,彰显了其在当代画坛的重要地位。

除了个人创作,伯揆更致力于艺术传承与公益推广。2013年,位于北京宋庄、面积达五千多平方米的公益性私人美术馆——伯揆美术馆正式开馆,集展厅、工作室、研讨室于一体,成为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他曾在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开设花鸟画工作室招生授课,带领师生开展“师生四王”全国巡回展,足迹遍布两岸多地,以实际行动推动写意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

从石家庄的美术课堂到故宫太庙的艺术殿堂,从笔墨丹青的执着探索到艺术金融的创新突破,伯揆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践行着中国写意画的精神内核。他的画,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对当代的表达;他的艺术之路,是一位大写意画家对“大美抱华”理想的不懈追求。(赵合肥 常和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