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嬉台酒,早些年喝过。而宴喜台之名由来,却从未考究过。这一天,在著名书法家杨继乾先生陪同下,我们取道萧县,专程前往砀山实地考证,这“燕喜”与“宴嬉”,其间故事肯定耐人寻味。
从萧县一路西北行到砀山,不过一小时左右。时值10月,走在这秋的路上,凉风习习,时光走笔,夏已变成回忆了,慢慢的,身边的风景已变成秋天的模样了。
要了解宴嬉台,肯定要到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宴嬉台酒厂。因为宴嬉台酒厂里,保存着“宴嬉台”古石碑,这是我们此行必须考察之地。
据宴嬉台酒厂杨总介绍:1955年4月,国营砀山县酒厂建立,此后酒厂步入了稳定发展阶段,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年产量近5000吨,所生产的宴嬉台牌系列白酒品质优良,广受皖、苏、鲁、豫等省消费者的喜爱,市场还曾经远及浙江、福建、湖南等地。
《砀山县志》载:“燕 喜 台,在旧城东里许,有台。又有亭池。台虽废,池尚存。盖取鲁宋燕嬉之意。台下有池,名华池。”
春秋时期,砀山为宋地。公元前639年春天,宋襄公邀请各诸侯国会盟,欲自立为盟主,反被楚军囚禁。是年冬,楚成王邀请鲁、陈、蔡、郑、许、曹等国在睢阳相会。鲁僖公借机说服楚成王释放了宋襄公。宋襄公为了表示对鲁僖公的谢意,在宋国国都东的下邑 ( 今砀山 ) 城东三里许筑台设宴,吟诵《閟宫》,为鲁僖公饯行。
《閟宫》本是鲁僖公为了夸耀自己的功业让鲁臣奚斯撰写的一首颂歌。宋襄公投其所好,让人以歌舞的形式排练了这首颂歌,在饯行宴会上演出,其中第七段的有些歌词是:
天赐公纯嘏,眉寿保鲁。
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
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
既多受祉,黄发儿齿。
这首诗气势宏肆,极有生活气息,被收入《诗经·鲁颂》,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汉赋的先声。因《閟宫》中有“鲁侯燕喜”词句,人们遂称两国国君宴饮之所为“燕喜台”,把饮用的美酒名之为“燕喜台酒”,距今已2700年。
另一种说法是“燕 喜 台”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筑。
《江南通志》载:“燕 喜 台,始筑于汉朝,是梁孝王刘武所建,原名平台,又名鹿园,唐朝时更名为燕喜台。”
到了汉景帝时,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武被封为梁孝王,居梁苑(今商丘市),梁孝王天性善骑射,广交友,在位时即在梁国腹地广建亭台景点。一次,梁孝王与鲁国国君友好会晤,会晤前,梁孝王命工匠在砀地境内筑平台,台高十丈,东西阔半里许,台前有池,曰华池,又名雁池,又在台上广植松柏和奇花异草,并建起亭台楼阁。会晤时,鲁侯受到梁孝王及群臣的热情款待,倍感喜悦。后来,该平台又取“鲁候安喜”之意,被后人称为宴喜台。
时光流逝,到了唐明皇天宝三年,大诗人李白离开长安,巡游梁宋地。在洛阳与好友高适及杜甫不期而遇,三人结伴而行,东游梁苑。诗仙李白受当时砀山县令刘邑侯盛邀,南游芒砀。刘县令在宴喜台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八方名士齐集于斯,以睹李太白的风采为幸。是日,宴喜台上杯斛交错,弹唱歌舞,热闹异常,一直持续到夜半。正值明月中天,李白酒兴所致,又与刘砀山携手步下高台,来到华池之畔,遥望池中莲荷随轻风起舞弄影,岸边垂柳猗猗,天上明月高挂,映照水面,波光鳞鳞令人心旷神怡。
此刻,李白又与刘邑侯携手登上池中小舟,艄公轻摇橹桨,小船在夜幕中的华池之上随波荡漾,悠哉游哉!兴之所致,李白随口吟诗一首,以答谢刘县令的盛情款待。诗曰: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
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
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秋夜与刘砀山泛舟宴喜亭池》(见《唐诗》和《李太白全集》)此后,宴喜台更是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频频登宴喜台觅胜,吟诗唱和,留下很多千古传唱的诗作佳句。
在宴嬉台酒厂内的一个亭子旁,我们看到了这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宴嬉台”。据了解 , 宴嬉台三个大字是北宋真州知府李釜所题 。
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宋徽宗致力振兴道教,收录天下遗文古迹。砀山知县徐勘为取悦皇上,便在李白来砀山这件故闻上大做文章,立即修葺了燕喜台,又请当时的书法大家——真州知府李釜来砀山品酒题字,李釜开怀畅饮之后,竟把燕喜台醉书为“宴嬉台”。徐勘大窘,继而寻思:宴者,设宴待客也;嬉者,闲适戏游也。游后必宴,宴中必饮,“宴嬉”和“燕喜”意近音同,只好将错就错,派人把李釜手书的“宴嬉台”三个丰腴遒劲的楷书大字,镌刻于六尺石碑之上,立于燕喜台侧。随后将李白游历砀山,饮酒赋诗的故事,增加些道家的神秘色彩,编汇成图文,上呈宋廷。从此,燕喜台讹为宴嬉台,燕喜台酒更名为宴嬉台酒。
陵谷沧桑,宴嬉台石碑依然屹立古砀,宴嬉台美酒代代相传,历久弥醇。一樽盛古今,五谷酿春秋,宴嬉台美酒蕴含着多少丰赡而绵醇的文化积淀。但愿天下人“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刘伶《酒德颂》),品宴嬉台旨酒,歌太平盛世;饮三杯美醇,享和谐安康。
而宴嬉台随着一次黄河决口,与整座砀山城被全部淹没了。也许李白也不会想到,几百年后他题写的碑文,竟会成为砀山古城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
砀山的北面就是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孕育了华夏的文明,但这条河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据记载,历史上黄河因泛滥而改道共 26 次,大的改道就有六七次。
公元1194 年,即宋绍熙五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黄河又迎来了一次大改道,这次改道使黄河开始向南由淮河流入东海,但从此砀山就成了黄泛区。黄河给砀山带来了文明,也摧毁了砀山的繁荣。1128 年,宋建炎二年冬,汴梁太守杜充为了阻挡金兵的侵略,扒开黄河,使黄河决口再次改道,隋唐大运河真正被废弃。
洪水过去以后,砀山留下了大面积的泥沙,植物大部分都被淹死了,唯独梨树存活了下来。令人称奇的是,梨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这里的梨还口感特好。据说当年乾隆皇帝路过此地,吃了这里的梨便诏令每年上贡,砀山梨由此成了贡品,声名远扬,今天的砀山梨园面积达到了50万亩,成了名副其实的“梨都”。
而“梨都”所产的“宴嬉台”酒,竟醉了这世界“梨都”。(赵汗青 刘欣华)
责任编辑:李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