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企业文化网
新闻热线:0551-63366138 19355918808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安徽科学家创业的故事: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新企业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这段时间,随着国盾量子等安徽企业纷纷登陆科创板,科学家创业再次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随着近年来我省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鼓励和支持,不少科研人员都踏上创业的征途,将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甚至打造出“独角兽”企业和上市企业。记者日前对此进行采访,展现科学家创业的故事。

  武帅:深耕人体安检技术,打造“独角兽”企业

  太赫兹是介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的电磁波,被称作“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在公共安全、生物医疗、高速通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010年,在国外读书、工作了十年的中国科大毕业生武帅,回到了合肥,开始在太赫兹领域自主研发,并在合肥高新区参与创办了“独角兽企业”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回国创业,瞄准太赫兹领域

  1993年,武帅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并选择本硕连读,在中国科大深造。2000年,武帅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异域生活。

  2010年初春,武帅回安徽探亲。趁着探亲的机会,武帅到了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电科38所参观,并被深深吸引。武帅开始考虑回国发展的可能性。“在国外只是打工,那并不是我想要的全部生活,国内有着广阔的发展舞台。”武帅说,这些年来,国内发展迅速,为人才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与其做祖国发展的看客,不如做参与者。”

  2010年6月,武帅回国,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工作。他率领一支由博士为主的高素质团队,组建了微波光子学研究中心,并将太赫兹人体安检技术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仅仅用了三年时间,这个当时平均年龄不过28岁的团队,就打造出了中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赫兹安检设备。

  创业路上,角色定位不断转变

  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 80多名成员,几乎全是技术研发人员。如何搭建公司?人事、财政谁来负责?场地怎么解决?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一群技术“宅男”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武帅告诉记者,在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角色及时转变。“企业在最开始的创业阶段,更像一个专注于产品开发的团队,大家的精力几乎都放在研发上。”当产品成功研究开发之后,需要面临如何推向市场的问题,角色要从技术人员向市场人员转变“。如何向客户介绍产品,销售本身是否达到了能理解产品技术的层次……这些问题都要解决。”

  武帅说,而当产品找到了市场,产生订单之后,接下来就要面临第三个阶段,“扩大生产,扩大企业的规模,要让企业走上正规化的发展道路。这个时候,对于企业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比如财务、供应链、风险管控等,各个方面都必须了解。”武帅说,这是艰难的一步。“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就处于第三个阶段,已经经过了产品的初创,有了市场,现在的目标就是要把企业快速地做大做强,发展壮大。”

  用太赫兹技术让世界更加美好

  2016年成立的博微太赫兹,在武帅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已经成为我国太赫兹安检安防行业的领跑者。其首创的“TeraSnap”太赫兹人体安检仪,采用了国际领先的被动式太赫兹人体成像技术,是目前国内最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率先获得公安部认证的采用太赫兹技术的安检产品。

  而在世界军人运动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性重要活动上,博微太赫兹的安检设备,也成为为大会保驾护航的明星安检产品。

  武帅说,博微太赫兹会一直专注于太赫兹领域,挖掘开发太赫兹技术的多种应用前景。“努力将企业打造成太赫兹产业的‘独角兽’,并且期待能在合肥建设中国的‘太赫兹谷’,利用太赫兹技术改变世界,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美好。”

  刘凯:在跌宕起伏中品味拼搏的意义

  “公司自成立到现在整整16年了,这一路上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博雷电气董事长刘凯这样讲述着创业历程,言语间夹带着创业时的艰辛,也流露出为事业打拼的充实感和成就感。

  初心:不想平庸过一生,他下海创业

  上世纪90年代,能进入国家一类研究所担任工程师,可谓前途无量。但是,一成不变的生活持续了十几年,总让人觉得缺点什么。2003年,刘凯35岁,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我矛盾,难道就这样一直按部就班地干下去吗?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由于体制的制约,很多自己的想法往往难以实现。就这样在循环往复的生活中提前进入养老模式?刘凯心里总有些许不甘。虽然当时谈不上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总觉得人一辈子总得干点事,不想平庸地过一生。终于,狠下了一番决心的刘凯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一头扎进了创业浪潮中去。

  创业初期,刘凯除了技术什么也不懂,按照他的话来说,一没有钱,二没有团队,三没有市场,市场的残酷和创业的艰难都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这些年的经历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跌宕起伏’。”说起这些年的经历,刘凯感慨万千。

  虚心:“我只有失败的经验,没有成功之谈”

  作为一名搞技术出身的企业家,刘凯言辞不多,说话中肯,举止朴实,给人一种踏实稳重的感觉。当被问起能否分享一些成功创业的经验时,他哈哈一笑说道,我从来都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只有失败的经验。

  起初,刚刚走出国企的刘凯为简化创业流程,想通过借助别人的公司为平台的方式合作共创。但事与愿违,由于双方在经营理念方面分歧太大,摩擦不断,最终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这段经历回想起来,也是必经之路,只有不断地尝试,才能准确地找好方向。

  在深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深度思考过后,2005年,刘凯独自创办了合肥博雷电气有限公司“。博,乃是取其博众天下之意;雷,是因为我是搞雷达出身的。”说到公司的名字来由,刘凯这样解释。

  用心:每一分钱,他都要花在刀刃上

  公司成立前几年,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前期一直在做技术和科研方面的研究,只有资金投入,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当时,整个团队仅有六七个人,不足百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既要做科研试验又要进行生产制造,还要挤出场地办公,条件艰苦。所有的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还是他带着员工一起骑着自行车去二手家具市场淘回来的“。那时候没有钱,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但是,刘凯对待科研攻关方面的投入却非常舍得。有一次,他偶然听到有技术人员在抱怨说电脑速度慢,经常性卡机,太影响工作了。刘凯毫不犹豫地说,换,按最高标准配置。除此之外,公司所有的科研试验所需的设备、仪器仪表,都按当时的高标准全新购置。

  刘凯经常开玩笑说,设备仪表相当于技术人员的眼睛和鼻子,不能让设备仪表影响技术人员的成果。不该花的钱不能乱花;但该花的钱,砸锅卖铁都要花“。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开心:他带出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2012年,在经历了几番艰难的挣扎后,公司终于有了起色,开始走入正轨。刘凯说,一路上撞得头破血流,离不开团队的咬牙坚持,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股不轻易投降不轻易认输的劲儿。

  公司的一名员工表示,公司里年轻人多,有朝气有活力,工作氛围很好。每当接到订单,一线研发人员为了项目能够顺利交付,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刘凯作为公司老总,每天来得早走得晚,经常陪着员工一起熬夜加班。

  说到今年的经营情况,疫情对业务的影响不可避免。2月10日,公司获得政府首批复工批准。由于上下游产业链受到疫情影响,原材料的供给、物流都出现了问题。“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上下游产业链都被波及。此外,疫情最严重时,供应链断了,原材料供应都没法保证。”为了应对困难,刘凯和公司员工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刘凯介绍,那一段时间,天天就是不停拨打电话,和同事一起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在湖北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刘凯接到一个求援电话。这个求援电话来自湖北鄂州,当地疫情十分严重,对方在电话中急切地说,医院每天生成的医疗垃圾堆积成山,急需快速、无害化处理。

  挂完电话,刘凯果断做出决定,立刻组织精干力量投入这个项目的研发。通过前期论证、技术攻关和设备可靠性验证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整个团队连续奋战多日,终于研制出了两台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设备。“那时候,没有考虑到经济回报,就是一心想着赶紧把这个产品做出来,能为抗疫做一点事情。”刘凯表示。两台设备从图纸变成产品并验收,然后连夜运往鄂州,前前后后不过一个多月。刘凯说,正常来说,像这样一个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就是效率高也要三个月左右。在得到设备验收合格已投入使用的消息后,刘凯忍不住把这一消息在朋友圈分享,瞬间收获数百个点赞。他为公司拥有这样一支有战斗力、务实、创新、团结、拼搏的队伍感到无比自豪。

  舒心:公司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经过多年坚持,公司在刘凯的领导下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公司员工百余人,办公场所5000平方米,由原来的单一产品线,发展成现在的多产品线并行、多事业部运营的格局,集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现在的博雷是一家专注于高功率微波装备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取得了包括22项发明专利在内的共60余项专利技术成果。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博雷研制的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微波、轨道交通、通信、医疗垃圾处理、国家大科学工程等领域,多项产品在多个特殊领域的重点项目中得到应用并获得客户的认可。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某些特殊领域正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放心:公司在这里发展如鱼得水

  说起和合肥高新区的缘分,刘凯说公司2008年搬过来后,就再也舍不得走了“。高新区管委会对公司从资金到人才到政策均给予了多方面的关照,事无巨细,都考虑得非常周到。”对于合肥高新区的浓厚创新氛围和创业环境,刘凯表示,企业在这里发展如鱼得水一般自在。

  而对于高新区推出的领航企业家培训,刘凯也非常赞赏和期待“。可以经常组织些活动,让企业家在一起交流。不仅能够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同行之间的交流还能够开阔思维,这是非常好的。”

  计成志:坚持自主研发替代国外进口

  “上个世纪90年代,电伴热产品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但是有钱也买不到技术,我就想自主研发产品取代进口。”日前,谈起创业的初衷,安徽环瑞电热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计成志不无感慨,十年磨一剑,历尽创业无数的艰辛和汗水,他终于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大大降低了产品使用成本,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自主研发的电伴热产品遍布国内、远销海外。

  为梦想不惜卖房创业

  计成志是安徽肥东人,1998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毕 业后一直从事基于辐射化学及高分子材料的电伴热产品研发和应用研究工作。凭着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以及过硬的技术基础,2004年,计成志在芜湖一家电伴热企业担任总经理。由于工作的关系,他有幸结识了中国科技大学曾参与“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两位教授,对自主研发电伴热产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萌生了创业念头。

  2007年,计成志在肥东创立了安徽环瑞电热器材有限公司。“创业是为了证明自己,也是为了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计成志说“,创业初期,缺乏资金、人员、市场,非常困难,都是靠自己一步步闯过来的。”资金不足,他将家里的房产变卖筹得50万元,人员不够,他和一道打拼的朋友吃住都在厂里,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三个月瘦了20多斤。为了开辟市场,他去荒无人烟的沙漠、翻山越岭去湖北深山老林等地考察,为了节约时间,经常乘坐夜里12点的飞机,白天又投身到紧张工作中。

  就这样,靠着强大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计成志创办的环瑞企业从弱到强,在肥东经济开发区成长为一家集发热电缆、自限温电伴热带、恒功率伴热带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自主研发代替国外进口

  “电伴热是为了解决开采出来的原油畅通运输的问题。”计成志说,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中石油、中海油寒冷地区的油田、海洋钻井平台,原油从地下或深海采集后通过管道输送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电伴热产品用于管道的防凝防冻,否则管道介质易凝固,失去流动性而无法顺利输送。

  “早期的电伴热产品全部依靠进口,价格非常昂贵,动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米的电伴热带,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计成志心想,如果能够自主研发电伴热产品,取代国外进口,就能大大降低使用成本,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国外的公司不卖技术,只卖产品。”计成志说,和美国这家企业有50多名博士生组建的研发团队相比,公司当时只有中科大的两位教授带领团队负责产品的技术攻关,终于研发出高性能自限温电伴热带。

  随着产品品质的逐步稳定,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如今自主研发的产品已替代进口产品,在国内各大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冶金、机场、高铁站等多行业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12年,环瑞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凭借国际先进标准的水平已走出国门,产品大量出口到俄罗斯、英国、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20多个国家。

  不断创新遍布各个领域

  “企业发展十来年,我们已经从解决生存发展到解决创新科研。2018年,我们获批建立了省级博士后工作站,与高校联合招收博士后,开发高分子材料。”计成志说,这几年环瑞拿到了全球各地区近三十余项认证,其团队获得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他本人也荣获2017年度合肥十大创新人物等多项荣誉。

  如今,环瑞成立了合肥市工程技术中心及研发实验室,拥有20多名开发人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技术团队密切合作,从实验室到车间投产的现有产品,已经全面接近国际先进技术,并在部分指标上实现了赶超。2019年,安徽创新馆开馆,环瑞生产的“自限温电伴热带”等产品还被遴选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参展展品。

  2018年,计成志将科研目标锁定为无卤阻燃及高温等级自限温电伴热带,无卤阻燃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尚属首创。而研发的高温等级自限温电伴热带,更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随着产品的技术升级及产品应用领域的扩大,逐步在比如轨道交通、高铁站的消防给排水管道伴热系统、机场及大型体育场馆的屋顶融雪系统上投放使用。”计成志说,甚至在神八、神九航天基地地面保障系统上实现安全运行。

  十余年来,计成志带领环瑞团队,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还满足了国内对电伴热产品技术强、新节能、高安全的市场需求。他的梦想是“,希望未来有一天,中国创造的电伴热产品能够站在世界之巅。”

  韦玉军:副教授下海聚焦肿瘤精准诊疗

  从清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到大小事务都需要亲力亲为的创业者,短短四年里韦玉军不仅成就了自己的创业梦想,更助力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肿瘤早筛等领域发展。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所创立的安徽安龙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省率先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为抗击疫情提供更快、更精准的检测支持。

  从清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到创业者

  2016年,韦玉军从清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的岗位上辞职,来到合肥庐阳经开区,创立了安徽安龙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期间,我一直从事肿瘤精准治疗研究相关工作,也参与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及分子诊断技术及临床试剂的开发。”韦玉军说,他发现在精准医疗过程中,基因检测企业、医院、药企三者缺一不可。在这样一个三角关系中,基因检测技术起到了串联作用,随着技术、临床与疾病治疗联系得越来越紧密,这个三角关系也将更加牢固,未来这三者之间或许还将有更多的互动和合作可能。

  不过,他也意识到,虽然基因检测技术与临床治疗联系愈发紧密,但是临床研究与产业之间的互动还没有打通,各个环节之间存在“孤岛”,“有临床资源的机构缺乏技术平台,而有技术平台的企业又缺乏高质量的临床信息资源,我很想在这个领域做些探索。”

  韦玉军说,基因检测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企业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在硬件使用过程当中标准化生产,同时还要降低成本,这就需要企业在技术及产品方面有着很深的积累。作为成长在清华园的公司,安龙基因在成立之初主要面向清华大学及附属医院进行定制化设计生产,“通过这种形式,我们积累了深厚的技术、优异的设计和高效高质的交付能力,也为后来面向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注肿瘤领域技术和产品研发升级

  创业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韦玉军记得,公司在2017年刚拿到天使轮融资时,开设了基因检测全套产品线,没承想一直亏钱。“到2017年下半年,我们只能砍掉了不擅长、不成熟的产品线,专注肿瘤领域技术和产品研发升级。”初次创业的韦玉军就这样一边学一边做,这才逐渐建立起公司的销售体系。

  销售体系建立起来了,产品推广又成为摆在韦玉军面前的一道难题。由于当时公司没什么知名度,精准医疗也没有普遍被医生和患者接受,韦玉军只能从熟人、朋友做起。“我们在推广产品时,还要向对方做大量的科普,这和我以前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时的工作状态有很大区别。”韦玉军说,在自己找融资、跑市场的这几年间,他也从一名学者逐渐蜕变成一名真正的创业者。

  2019年,在韦玉军及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安龙基因收获满满:打造形成多重引物/探针双阻断ctDNA甲基化检测技术、CTC捕获鉴定技术、自动化数据等5个核心技术平台,业务主要聚焦肿瘤精准诊疗领域,包括肿瘤早期筛查、辅助诊断、精准用药和预后检测四大部分。

  未来将致力于安徽省健康早筛

  在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安龙基因突破技术难关,在全省率先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得到业界认可,也让许多人因此认识了安龙基因。随后,又成功研发出与之配套的病毒灭活保存液,实现了更大通量、更高效率的新冠病毒检测。

  直到现在,这项研究仍未止步,韦玉军介绍说,由于新冠病毒仍然存在变异可能,可能会影响市面上早期设计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他们比对已发布的184种新冠病毒序列,正研发设计通用性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扎根合肥四年来,我们已经开发了多项肿瘤精准医疗伴随诊断/辅助诊疗技术,搭建了包括PCR、数字PCR、一代测序、二代测序等在内的多种检测平台,检测样本数超过10万余例。”韦玉军表示,公司已先后研发出肺癌甲基化辅助诊断试剂盒,目前正在申报国家三类注册许可证,并进入临床试验,此外,结直肠癌、宫颈癌、肝癌早筛产品也研发完成,进入报证流程。“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合肥市、安徽省的健康早筛,提高癌症早筛率,降低医保支付,让每一个安徽人远离癌症。”

  本组稿件由赵明金波张宜雅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赵明玉项磊姚一鸣刘旸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