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提质增效升级 “古铜都”的转型发展路
中安在线讯 以铜为名,因铜而兴,很少有哪座城市像铜陵一样,城市发展与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多年来,有色金属,像一架驱动发展的马车,给这个城市带来活力和动力。
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铜金属价格持续下跌,铜产业相关企业市场开始“遇冷”,如何在“铜”字上创新突破,实现城市转型发展,是铜陵市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铜陵市的转型发展,走的是一条产业延伸与替代相结合的路子”,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接受中安在线专访时表示,未来,铜产业仍然是铜陵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头戏”,将围绕“铜”做精做细,带领铜企业走出“冷冬”,迎来发展的“春天”。

“一切围绕市场”是铜陵有色下属公司金威铜业公司近年来的工作总基调
面临“寒冬”
铜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拥有资产总额800多亿元,从业人员2.4万余人,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由最初的矿山冶炼,发展为一个以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为主体,集金融贸易、科研设计、现代物流、工程建设等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大型联合企业集团。
然而,2015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铜价格持续下跌,让集团公司2.4万多名员工感受到阵阵“凉意”。
“以前每到年底,公司业绩曲线箭头一直上走,去年首次逆转下行”,铜陵有色公司战略发展部部长马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2015年,铜陵有色出现了近20年来的首次亏损。公司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主导产品价格下跌、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公司汇兑损失增加。
采访中,马峰也不讳言,在企业过去的发展中,一直以原材料生产“唱主角”,产品附加值低。而中高端的、附加值高的产品相对较少。“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是铜陵有色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总思路”。
铜陵市经信委出示的铜产业发展报告显示,铜价下滑速度加快,矿山企业效益大幅缩水;冶炼行业加工费虽然趋高,但下游加工行业中小型企业资金紧张,投资回落,总体偏冷。
“这其中与有色、钢铁等行业市场低迷,电解铜、螺纹钢等主导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相关”,宋国权坦言,因价格因素,铜陵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增长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