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岳
近日翻阅明史,看到其中写到马皇后的篇章,读完对明初一段历史特别是马皇后的生平事迹有了比较细致的认识和了解,深有感触。看完本篇文章,本人对后世给她的“孝慈”这个谥号的来源有了一些初步了解。
大家先来一起读一读下面的原文。
明史
原文: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日:“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完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帝为饬光禄官。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 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节选自《明史·后妃列传》)
本文开宗明义,开篇就提到马皇后的家乡是“宿州”(今安徽宿州)。在下翻阅史书查阅资料,了解到到元明之际宿州的属地变迁史。
元初,宿州属河南归德府(今商丘市)、辖临涣、苻离、灵璧、蕲4县。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临涣、苻离、蕲撤县制并入州,灵璧改属泗州。至元十七年,灵璧复归宿州所辖。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宿州改属江南临淮府,下辖灵璧县。次年,临濠府改成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改称凤阳府,宿州仍属之。
文中提到马皇后每每念及自己父母早逝,这么多年以来自己跟随夫君戎马倥偬、起起伏伏及至后来高坐殿堂享受荣华富贵却无法尽到作为一个女儿的孝道,都会不免流露出心中愧疚之感而大哭不止,是为“孝”。太祖皇帝念及夫妻之情,苦寻她家亲戚为之加官进爵以报答马皇后多年来的不离不弃,而她却以节约国家资财、不想劳民伤财为理由义正言辞地予以拒绝,是为为国家进“大孝”,也为天下大小官员士绅树立了一个爱国护民的好榜样。
与此同时,原文短短几百字,用若干个事例寥寥几笔就把马皇后宅心仁厚、推己及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明太祖朱元璋猜疑深重、嗜杀开国功臣的情况下,马皇后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多次婉转进谏太祖皇帝,拯救了很多人和他们背后的家庭,实在是功德无量。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马皇后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敢于、主动、愿意为与她毫无瓜葛且地位低于她的人向上请命,如同“慈母”一般,称为“慈”确实是实至名归。
总之,明朝孝慈高皇后马氏一生的言行举止都已表明她对得起“孝慈”这个谥号。读完这篇文章,一个有血有肉的大明马皇后的形象似乎就已经活灵活现地浮现在脑海里了,对明朝初期的一段历史有了一个简明扼要的认识和了解,也为我们宿州历史上出现这么一位伟大的女性击掌叫好。读完本篇文章,既了解、学习了她的做人做事的高尚品质,也丰富了我的宿州地方历史知识,可谓收获颇丰,正所谓“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