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可
《追命》由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楚仁精心创作,犹如一部镌刻着时代印记的皖北乡村史诗。从 1993 年的历史坐标起,徐徐展开一幅生动且复杂的乡村画卷,其中的人物形象鲜活饱满,故事脉络错综复杂。
故事起始,阴差阳错就任的村长百孩鼓足干劲。在历经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败后,带领村民们摸索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然而,在被罢黜村支书“地震”的险恶操控下,村长突遭“我的父亲”孔石头杀害,引发了历经数十年的逃亡与复仇之路,不仅搅动了村子的平静,更让身处其中的人都陷入到一场盘旋向下的旋涡中。特别是各种假线索、真陷阱,以及我的大姐与村长儿子的相爱相杀,使得整个故事悬念迭起、险象环生。
从小说结构来看,《追命》展现出一种精巧而严谨的布局。前半部分犹如一座坚实的基石,悉心构建起村庄的大背景以及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通过对村长带领村民致富历程的详尽描绘,以及孔石头对于生儿子的畸形渴求,生动地展现出乡村生活的烟火气息与人文风貌,为读者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的成因以及后续故事的发展逻辑奠定了深厚基础。当命案这一关键转折点出现后,故事迅速提速。“小尿”的追凶之旅、“我父亲”的逃亡之路以及“地震”的暗中搅局三线齐头并进,相互交织缠绕。这种多线叙事的巧妙运用,恰似为故事搭建起一座多维的桥梁,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不同视角的灵活切换,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盏明灯,逐步照亮案件背后隐藏的幽深真相。作者更是在情节推进过程中巧妙设置悬念与转折,如“地震”背后隐藏的真实动机、“我父亲”逃亡路线的诡谲变化以及“小尿”在追凶途中的意外发现等,这些精心设计的情节犹如磁石一般,紧紧吸引着读者的目光,使其深陷故事的漩涡之中,欲罢不能地探寻最终的结局。
小说的语言风格更是一大独特魅力所在。大量原汁原味的皖北乡村语言融入其中,宛如一阵清新质朴的乡风扑面而来。村民们那充满地域特色的俚语、方言在人物对话中自然流淌,使得每一个角色都仿佛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从纸面上跃然而出。
尽管《追命》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 90 年代,但其中所刻画的人物爱恨纠葛却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超越时代的人性光辉与暗影,对当今社会有着深远且积极的启示意义。在相对封闭且传统的乡村环境里,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呈现出非理性与蒙昧的一面。在当今社会的某些角落,依然可能因人性的弱点、价值观的扭曲或是信息的不对称而滋生冲突和纠葛。它警示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进步,都不能忽视对人性的引导与教育,要不断弘扬理性与法治精神,以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同时,书中人物关系还蕴含的朴实人性光芒,比如大姐对身有残疾的我的照顾,村长媳妇对于杀夫仇人之子的救助,还有村民们在村庄发展过程中的互帮互助。这些朴实的人性关系在当今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它们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物质进步与科技发展的同时,不能忘却人性中那些最本真、最美好的部分,如亲情、友情、正义与善良。它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与理解的桥梁,化解矛盾与纷争,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追命》以其独树一帜的故事架构、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扎实稳健的叙事技巧以及浓郁醇厚的地方特色语言,成功塑造了一个充满爱恨情仇与人性挣扎的皖北乡村世界。它不仅仅是一部对过去乡村生活的生动写照,更是一部对人性深度挖掘与探索的佳作,让传统写作手法在当代文学的浩瀚星空中绽放出熠熠生辉的光芒,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回味无穷的精神盛宴,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深入思考,并从中汲取宝贵的人生智慧与社会启示。(作者 米可 1986年10月出生,回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6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
责任编辑:李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