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企业文化网
新闻热线:0551-63366138 19355918808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秋风中的圆明园

因为要查找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之一、宿州藉第一位中共党员、革命先烈吴可在北京开展活动的史料,一个偶然地机会,2018年10月26日这天,我和汗青来到圆明园遗址。

秋风习习,景象凄凉。通住“西洋楼”遗址的道路两旁,金黄色的银杏叶和血红色的地绵叶飘落满地。一路走来,残垣、断壁、芜草、荒地——一片废墟。令我百感交集,思绪惆怅,心情难以名状。

好在园中到处飘动着星星火炬的旗帜,前来凭吊的一队队少年儿童、青年朋友,以青春的步伐,踏醒了历史的沉梦,为这座荒园增添了勃勃生机和时代色彩。

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举目四望,当年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园的“万园之园”,如今只有依稀可辩的基石、蜿蜒曲折的小径,高低不平的土岗和浮荡残荷的水塘。唯有大水法和远瀛观的几根石柱,沐浴着158年风雨,还崛立在那里。

纵观风云漫卷,圆明园象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侵略军摧残人类文明精华的罪行,记录着圆明园昔日精美绝伦的风采。它将永远崛立在那里,告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历史!

是的,那是一个不该忘记的日子…… 1860年10月18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英国、法国这两个自诩为世界上最文明、最先进的国家,导演并亲自演出了一幕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的大惨剧。这伙无耻的强盗,象恶狼扑食一般,将圆明园的举国珍宝、稀世文物掠劫一空,尽兴捣毁,肆意践踏,并纵起了罪恶的大火。这座凝聚着中华民族无数心血、聪明才智的皇家园林,这座富丽多姿、光彩夺目的人类瑰宝,顷刻间在冲天的烈焰中化为灰烬。

重温圆明园荣辱兴衰的历史,令人惊心动魄,令人义愤难平!

圆明园原为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行宫。位于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下,方圆10多公里,占地5200余亩,与附园长春、万春两园合称圆明之园。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8年,历经六朝皇帝创建构筑,装饰修葺,至被焚前历时150多年,成为当时中国首屈一指,世界上也绝无仅有的一座规模巨大的灿烂宝库。它既有北国之雄伟,又具江南之灵秀,同时兼备中西庭园合壁之风韵。

当年的圆明园,风光旖旎,草木蓊郁,山复水转,层层叠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殿阁亭榭掩映,湖沼琼岛错落,林光树影变幻万千,异花奇卉争妍斗艳。

“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乾隆皇帝临政时,曾云游江南,每至一地,都谴画师临摹山水名胜,仿建于圆明园中。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苏杭情趣的断桥残雪、平湖秋月,还可以领略到牧野桃源式的矮屋疏篱、田园小景。

在圆明园东北部的长春园北端,有一组西洋建筑,全部用汉白玉建成,独特典雅,别具一格。主要景点有谐奇趣、万花阵、远瀛观、大水法等十余处,统称西洋楼。这组仿瑞士、法国等宫殿园林的欧式建筑,在围墙、雕塑、喷水、绿篱等方面,大多具西洋特色。在细部雕刻、迭石技术等方面,又吸取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体现了欧式建筑的民族化。

圆明园不仅设计精美,建筑宏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品的宝库。文源阁里,曾收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典籍,历代名家字画无以计数。舍卫城中,供奉着各地进贡的佛像,据说有数十万尊之多。园中还收藏了大量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是集中华文化艺术精萃于一园的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

如今,这一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奇迹已荡然无存!

圆明园被毁灭了!它毁灭于英法强盗之手,也毁灭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千古兴衰,国耻难忘。

自圆明园被焚100多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爱国同胞,为了民族的进步,为了人类的文明,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粉碎了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美梦,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圆明园是一部历史教科书,站在这座特殊的纪念碑前,它会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


作者 简介

刘欣华∶女、汉族、安徽宿州人,英文翻译、文化学者、博士。宿州市隋唐大运河研究会会长,埇桥区政协委员、埇桥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埇桥区欧美留学生联谊会副会长、盐城设计院安徽分院院长。现供职中国网•韵动安徽。安徽省企业文化网副总编。

    有千余篇散文、随笔、游记、译文散见于海内外各媒体上。代表作有:缅因州赏红叶、秋风中的圆明园、爱上临海、西塘•等那一笼烟雨等。

责任编辑∶宁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