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 白绍业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是一部融思想性、故事性、可读性于一体的纪实性作品,书中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一件件生动的故事、一句句朴实的话语,生动呈现了习近平和正定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奋斗历程,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在正定期间亲民爱民、锐意改革、勇于担当、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形象,生动展现了青年习近平的从政风范与人格魅力。通过最生动、最直接、最平实地表达,还原了历史,再现了场景,让人如临其境、如闻人声、如沐春风。字里行间浸润着思想的伟力、奋进的力量,为年轻干部更好为民服务、担当作为、投身实践提供了学习典范。
一是从“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到“人民至上”,学习总书记岁月不改的为民情怀。“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永恒的价值底色的生动写照。从正定的县委书记到我们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念兹在兹,心系人民。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在正定工作了三年多。时年29岁的习近平下定决心入“苦海”,选择从基层做起的直接原因,就是梁家河的乡亲们带给他的触动。在河北正定的三年多时间里,1000多个日日夜夜,奔波在正定县的乡间田野,习近平跑遍全县25个公社、221个大队。他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食堂的“大锅饭”,端着碗与大家拉家常;骑着自行车到各地了解情况;当时县委、县政府的大门也是敞开的,许多老农背着粪筐就进来了。他顶住压力减征购、试点改造连茅圈、改善小学校舍、解决群众卖奶难卖菜难,这些场景无不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1990年,37岁的习近平正担任福州市委书记,写下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词句直抒胸臆。2014年2月7日,61岁的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这样说:“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2019年3月22日,在罗马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回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突然提问时,淡定从容地谈到:“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总书记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回答,一腔赤诚溢于言表,彰显出人民领袖的真挚情怀。“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高频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核心观点,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主张、坚定追求。岁月如梭,从小村庄到党中央,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始终心怀家国、躬身为民。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明白“芝麻官,千钧担”,担当起这个责任,就得心中装着人民、脚下沾满泥土、肩上扛起责任、手里握有办法。要把为民造福作为自己最大政绩,抓好“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大事”,把好事实事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
二是从“真刀真枪干一场”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学习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务实作风。在正定的三年里,习近平提出:一定要树立求实精神,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不论是改革工作,还是经济工作,要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摘掉“高产穷县”帽子,走出“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习近平当年在正定“真刀真枪”地干出了一场“正定翻身记”。习近平担任县委书记后不久,写给正定四大机关的一封“共勉信”,号召大家“着眼于基层,着眼于实际”,兴起调查研究的新作风。他经常让县委干部走上街头搞随机问卷调查,有时还把桌子往大街上一支,自己坐在那里听取群众意见。后来,正定形成的许多文件和重大决策都跟这些调研有关。通过朝夕相处,正定人民逐渐感受到,习近平有着不一般的胆识智慧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眼睛向下、走进群众,成为习近平从政一以贯之的品格。“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正定工作时就以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形成的执政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下,党团结带领人民树立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三个务必”,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攻克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事情,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是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务实担当的实干家。要鼓足干事劲头,提振干事信心,发扬实干精神,通过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中掌握干事方法,在攻坚克难、顽强拼搏中奋斗,在实践中立足于本职,积累经验,锻炼才干,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三是从“改革戏必须大家唱”到“全面深化改革”,学习总书记持之以恒的改革魄力。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适逢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涌起。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他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他解放思想抓大事,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善抓机遇促好事,多方筹资建起荣国府、修复隆兴寺,创下旅游业的“正定模式”;招贤引智办实事,亲自主持编制“人才九条”,为正定发展破局,助力经济腾飞。在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中,一件件工作彰显着改革勇气、改革担当和改革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站在时代高度,对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理论的系统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度。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要树立改革思维、发展意识,推动改革创新,“不能等车到码头船到岸,思想破冰要走在前面”,努力在伟大改革事业中挺在前、靠在前,钝化求稳心态、抛开条框限制,勇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要考虑能不能干、先看需不需要干、然后再梳理该怎么干。要注重自身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法律和制度治理事物,着力把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推动改革发展行稳致远。
四是从正定“六项规定”到“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总书记一脉相承的从政风范。到正定工作不久,习近平同志就以深邃敏锐的政治眼光,审视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贪图安逸、纪律松弛、精神不振等现象,并下定决心“刹住新的不正之风”。1983年12月,他亲自主持制定《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简称“六项规定”。从6个方面要求正定干部转变衙门作风,抓大事、干实事。在习近平的倡议下,正定县委工作驶入了“效率轨道”:克服文山会海;简化办事程序;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一定要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带头纠正,给群众作出样子,党员干部必须敢于抵制、纠正不良倾向和歪风邪气,遇事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负责。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上率下抓作风建设,刀刃向内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从制定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六项规定”到党的十八大以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从正定期间狠刹大吃大喝、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到党的十八大以后狠抓正风肃纪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对党风建设的深刻认识、持续思考和一贯坚持,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的领袖风范。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责任,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做到经济上清廉、政治上清正、作风上清白、干事上规矩、为人上正派,努力成为一名党和人民需要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