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企业文化网
新闻热线:0551-63366138 19355918808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平和雅秀,纸短情长 ——武言申先生作品简谈

武岳


作为一名虔诚的书法创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经年累月对历代大家作品的精深锤炼,在时间的长河里向前辈虚心请教。在武言申老师的作品里,满目皆是向历代大家的真诚敬意,满纸皆是向历代大家的躬身求教,没有任何故作惊人的任意发挥,不疾不徐、不矜不盈、不慌不忙地通过自己的作品向我们观者展示了他内心的优雅宁静。

 

武言申,字传才,号逍遥斋主人,安徽宿州人。蚌埠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又攻读安师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中山画院书法教授,宿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宿州市第三届硬笔书协主席,宿州市中山画院秘书长,闵子骞孝文化高级讲师,社会各类艺术活动著名主持。

 

他自幼酷爱书法,上中学时深受老师郭大华影响,在八十年代进入二中工作后,学校经常委托他写一些标语,使得他的书法创作有了用武之地,也更使他坚定了临池不辍的信念。作为一名高中高级语文教师,他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带课授课、管理班级,尽管如此,在他当班主任的30多年里,不管班主任教学、管理任务多么繁重,工作多么繁多,他依然能够坚持像挤海绵一样挤出宝贵时间对书法艺术勤加练习。

 

和许多书法初学者一样,他刚开始学书的时候首选的也是楷书。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等历代书法大家所创作的各种不同体式的楷书,成了他书法创作道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他就像一个饥饿的人见到面包一样又或如辛勤采蜜的蜜蜂一般孜孜不倦的从这些大家碑帖上汲取着丰富的营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他以唐楷为范本,兼习魏碑,不管寒冬酷暑,均心无旁骛,潜心临摹,多年来持之不辍。后得益于刘季雨、姜秀真、周治杰老师的悉心指点,郭大华、王襟三等宿州书协气速耳提面命,遂略窥书法艺术堂奥。

 

近年来,复亲聆周俊杰、张继、胡秋萍、史焕全诸先生教诲,又远赴京城得欧阳中石先生亲自指点,专攻二王兼学米芾、王铎诸家,碑刻则浸淫《张黑女》《乙瑛》《石门颂》诸贴。融碑于帖日久,渐成俊朗奇逸之风。练习多年后转习魏碑,继而转至隶书上。

 

隶书是表面单纯内在又很复杂微妙的书体。弘一法师讲过,世间的学问,噱头多义理浅;出世间的学问义理深,噱头少。这一点,同样可以拿到书法中来说,隶书就是这样噱头比较少,但义理很深的一种书体。

 

他的作品风格清雅苍劲,用笔洒脱娴熟,行云如流水,落笔如云烟,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笔势雄奇,笔力矫健,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物我两忘。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时隐时现,大开大合,气象万千。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之间,皆若隐若现着作者的才情力道。其作品线条如龙蛇竞走,如壮士拔剑,又如飞针走线,倾注着武言申老师多年来对书法创作特别是对隶书的情有独钟和无怨无悔。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定不移、废寝忘食地行进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得到了圈内诸多好友及大家诸多好评,同时在多个展览上屡屡斩获殊荣,简录如下:

 

2006年全国第四届欧阳询奖金奖

2008年改革开放30年安徽省首届书画大展二等奖

2012年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天津)入展

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创作,使他的作品深深地打上了属于他个人的烙印,也使其人其作逐渐声名远播。其作品及书艺人生被文汇报记者专题采访,被深圳、浙江、云南及宿州电视台播放,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亦有收藏,被授予“世界华人名人”,“德艺俱佳书画艺术家”称号。

 

尽管如此,他仍然自谦地认为“拙作距离书法之远,何啻千万里!”武言申说,书法艺术是一座永远无法到顶的艺术高峰,也是一条不断铺展延伸的艺术之路,但我会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精神,既固守传统笔法,又融入自己的创作思想有所创新,继续不畏艰难地跋涉在完善自己书艺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地潜心创作,武言申的这种“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继承”的路径,注定会愈走愈宽、愈走愈远、愈走愈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