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属企业利润总额居全国第三 业绩抢眼
1月15日,记者从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2013年,省属企业表现抢眼,实现营业收入6464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利润总额277亿元,同比增长38.4%;年末资产总额达10345亿元,同比增长11.3%。与全国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相比,我省省属企业资产总额位居第8位,营业收入位居第7位,利润总额位居第3位。其中,淮南矿业集团、高速集团、海螺集团3户企业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铜陵有色集团收入超过千亿元,海螺集团利润超过百亿元。
去年以来,我省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加强协调服务,促进省属企业全面扭亏。省属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降本增效,优化融资结构。江汽集团创新商业模式,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客户;能源集团合肥公司6号机组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省属企业广泛开展增收节支、降本增效活动,全年降本增效70多亿元;采取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直接融资538亿元,融资成本逐步降低。在深化改革方面,省属企业重组整合实现了新突破。江汽集团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为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投资集团、旅游集团等10户企业清理非主业股权投资和低效、无效资产等。
去年,省属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持续推进自主创新,扎实开展与央企对接,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能源集团积极进军新能源领域,组建了页岩气开发公司,启动勘探开发业务;海螺集团在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投资建设了水泥生产基地;我省全年新增与央企合作签约项目272个,投资规模3545亿元。
同时,我省还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截至2013年底,省属企业及其实际控制的企业1688户,其中混合所有制企业1059户,户数比例占63%。海螺集团、江汽集团、铜陵有色集团等企业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和职工持股,极大调动员工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
【短评】
转型升级天地宽
去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省属企业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实属不易。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大力扶持壮大实体经济,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的结果,也是省属企业面对压力和困难,积极调结构促转型,奋力开拓市场的成果。
省属企业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我省一直致力于促进省属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但也应当看到,目前省属企业加快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存在产业结构不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化解产能过剩。当前,省属企业转型升级和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强力推进国企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壮大和增强国有经济实力。(记者 田婷)
责任编辑:袁霓